项目纳税筹划(项目税务筹划)

今天给各位分享项目纳税筹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项目税务筹划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可以联系我们!

本文目录一览:

  • 1、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 2、税务筹划应该如何做?
  • 3、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常见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 4、增值税免税项目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

税务筹划方法如下:

1.纳税人不同类型的选择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法人企业按照税法要求需要就其经营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若法人企业对自然人股东实施利润分配,还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2.不同纳税人之间的转化,一般纳税人_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这两种类型纳税人在征收增值税时,计算方法和征管要求不同。一般纳税人实行进项抵扣制,而小规模纳税人必须按照使用的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且不实行进项抵扣制。

税务筹划应该如何做?

1.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2.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3.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4.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5.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常见税务筹划的12种方法

1、直接利用筹划法:为实现总体经济目标,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引导资金流向,国家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因为纳税人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越多,就越有利于国家特定政策目标的实现。这样,纳税人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优惠政策为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2、转让定价筹划法:转让定价筹划法主要是通过关联企业不符合商业惯例的交易形式进行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国际、国内税务筹划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3、地点流动筹划法:当前,国家为兼顾社会进步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当向西部倾斜,纳税人可根据需要,或选择在优惠地区注册,或将现有生产环境不佳的生产转移到优惠地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利用免税筹划:用免税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 而免纳税收的税务筹划方法。

5、利用减税筹划:利用减税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减少应纳税收而直接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我国对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对符合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从事农业项目的企业等给予减税待遇,是国家为了实现其科技、产业和环保等政策所给予企业税收鼓励性质的减税。

6、利用税率差异:利用税率差异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利用税率的差异而直接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是尽量利用税率的差异使节 税最大化。

7、利用税收扣除筹划法:利用税收扣除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实现直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实现相对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各项扣除额、宽免额、冲抵额等越大,计税基数就会越小,应纳税额也就越小,从而节税会越多。

8、利用税收抵免筹划法:利用税收抵免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税收抵免额增加而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税收抵免额越大,冲抵应纳税额的数额就越大,应纳税额就越小,从而节减的税额就越大。

9、利用退税筹划法:利用退税筹划,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税务机关退还纳税人已纳税款而直接节税的税务筹划方法。在已缴纳税款的情况下,退税无疑是偿还了缴纳的税款,节减了税收,所退税额越大,节减的税收就越多。

10、递延项目最多化筹划法:在合理和合法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更多的项目延期纳税。在其他条件(包括一定时期纳税总额)相同的情况下,延期纳税的项目越多,本期缴纳的税收就越少,现金流量也越大,可用于扩大流动资本和进行投资资金也越多,因而相对借鉴的税收就越多。

11、递延期最长化筹划法:在合理和合法的情况下,尽量争取纳税递延期的最长化。在其他条件(包括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相同的情况下,纳税递延期越长,由延期纳税增加的现金流量所产生的收益也将越多,因而相对节减的税收也越多。

12、利用分劈技术筹划法:分劈技术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所得、财产在两个或更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劈而直接节税的税务筹划技术。出于调节收入等社会政策的考虑,许多国家的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通常都会采用累进税率,计税基数越大,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也越高。使所得、财产在两个或更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劈,可以使计税基数降至低税率级 次,从而降低最高边际适用税率,节减税收。

增值税免税项目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增值税免税项目如何进行纳税筹划2024

提到免税,大家第一印象是优惠政策,对纳税人来讲肯定是利好因素,但实际上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免税来讲却不一定。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增值税免税项目如何进行纳税筹划的知识,欢迎阅读。

增值税免税项目如何进行纳税筹划

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中以及相关文件规定了某些免增值税的政策,比如,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部分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向境外提供的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服务、业务流程管理服务、物流辅助服务、咨询服务等;一般来讲,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会降低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会因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而多缴纳增值税。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1、进项税不得抵扣的方式;2、免增值税与不免增值税的税负平衡点;3、免增值税政策的纳税筹划。

1、免税项目对应的进项税不得抵扣,不能准确划分的进项税按照免税收入与全部收入比例划分

免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24]36号,以下简称36号文件)第二十七条规定: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纳税人如兼营增值税应税项目与免税项目,其进项税无法划分应用于应税与免税项目,则按照36号文件第二十九条规定:

“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如当期因免税项目免征增值税(即不计算免税项目的销项税额),则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需做进项税额转出;如不能准确划分,则应按照免税收入占当期所有收入的比例计算;如当期因免税项目而免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小于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即进项税额转出),则纳税人会因免税而多缴纳增值税;

这里要强调一点,一定要注意是“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而不是全部的进项税额。如能确定属于应增值税项目或非应增值税的进项税,不需要该公式进行计算,直接将非应增值税的进项税转出即可。在实践中,纳税人经常混淆的是关于固定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的增值税进项税问题。

36号文件第二十四条规定,“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这是什么意思呢?以固定资产为例,如企业购进固定资产,专门用于生产增值税免税产品,则其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如该固定资产不是专门用于生产增值税免税产品,而是同时生产增值税免税产品或增值税应税产品,不是36号文件所述的“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所以,不需转出,该进项税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因此,当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应增值税与免增值税项目时,当期取得的进项税,应分情况进行处理:首先,将可以分清确认为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进项税抵扣,确认为增值税免税项目的进项税转出;其次,将固定资产、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商标、著作权、有形动产租赁同时用于免增值税项目与应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予以抵扣,或将专门用于应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予以抵扣,将专门用于免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转出;最后,将无法划分用于免增值税项目或应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按照上述公式进行划分。

2、免增值税与不免增值税的'税负平衡点

现以向境外提供技术转让服务免征增值税的情况为例讲解如下:

某境内外资生产企业A公司进行某项新产品的研发活动,形成新技术后,A公司向其境外母公司转让该技术使用权,并收取技术转让费用;假设A公司在某月的增值税情况如下:

当期销售产品收入100万(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17万;技术转让收入10.6万;当期进项税15万(已认证,全部为无法区分的进项税);

不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其增值税额计算如下:

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7+10.6÷106%×6%)-15=17.6-15=2.6万

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则其增值税额计算如下:

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17-15+15×10.6÷(100+10.6)=17-15+1.44=3.44万

从上可以看出,当本期进项税额较大时,享受免税政策反而要多缴税。

经推算,当期进项税额=总收入×5.66%时,享受免税政策与不享受免税政策的税负相同,此时的进项税金额即为免税与不免税的税负平衡点;当期进项税超过税负平衡点时,享受免税政策大于不享受免税政策的增值税税负;按照上例验算如下:

当进项税额=总收入×5.66%=(10.6+100)×5.66%=6.26万时

不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7+10.6÷106%×6%)-6.26=11.34万

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17-6.26+6.26×10.6÷(100+10.6)=11.34万

因此当进项税额=总收入×5.66%时,两者增值税税负相同;

当进项税额总收入×5.66%=(10.6+100)×5.66%=6.26万时,比如为8万,则:

不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17+10.6÷106%×6%)-8=9.6万

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

当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17-8+8×10.6÷(100+10.6)=9.77万

当期进项税大于税负平衡点时,享受免税政策大于不享受免税政策的增值税税负;

反之,当期进项税小于税负平衡点时,享受免税政策小于不享受免税政策的增值税税负,举例略。

3、免增值税政策的纳税筹划

有的纳税人朋友可能会认为,在当期进项税超过税负平衡点时,不享受免税政策;在不超过税负平衡点时,享受免税政策,实际上,税务机关不会允许这种随意选择的情况发生,根据36号文件《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免税、减税规定的,可以放弃免税、减税,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免税、减税后,36个月内不得再申请免税、减税。”

那么此种情况下是否就没有纳税筹划的余地了呢,实际上还是有的:

根据以上分析,划分不得抵扣进项税的计算公式有时不是非常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反映真正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比如有的月份未能及时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下月的抵扣的进项税额特别大,而下月正好有免税收入,则下月的进项税额转出金额就会大于其实际应该转出的金额;

因此,纳税筹划的原则是:在发生免税收入的期间,尽量少抵扣进项税(比如可以延期认证,减少当期进项税抵扣);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大的期间,尽量不发生免税收入(比如可以延期确认免税收入);

举例,某企业,前期采购原材料,因结算问题供应商一直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某月集中取得,尚未认证;假设本期确定会发生免增值税收入,可适当的将部分增值税专用发票延期到以后抵扣,比如下月无免增值税收入,可延期到下月认证并抵扣,这样,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总数不变,但进项税额转出则大大减少;假设某月已经将前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在允许的情况下,当月暂不确认免税收入,在后期进项税额较少的期间确认免税收入,这样后期的进项税转出则大大减少;

上述筹划,要注意一点,36号文件中在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公式下方增加了一条,“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年度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我们可以理解为,纳税人按月计算的因免税收入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原则上不能低于按照年度数据计算的进项税转出额,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年度数据进行清算;所以,上述筹划的目的是,不因免税而增加增值税税负,但也不能人为的减少;

比如,某月有较大金额的免税收入,但当月没有进项税,所以无转出,但根据年度数据计算的话,其进项税转出额金额较大,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年度数据进行清算;

现在有的外资企业承担了部分境外母公司技术研发的功能,比如有的境外企业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将某些技术研发项目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进行,境内的子公司技术转让业务可能会比较频繁或金额较大,但真正用于该技术业务的进项税实际比较少(技术成本的构成大部分为人工,但人工不能抵扣进项税),为避免该免税收入侵蚀大量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进项税额,可考虑再成立一家公司,专营技术开发等业务,可利用子公司的设备原材料等进行研发活动,如此申请增值税免税可最大化的降低税负。

;

关于项目纳税筹划和项目税务筹划账户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关注我们官网。

上一篇 2022-11-20 01:54:07
下一篇 2022-11-20 01:56: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