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和老外交往)

  中国到底应不应该给外国人永久居留?

  明确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条件、规范申请程序和流程、为永久居留外国人提供办事便利……司法部27日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通过登录司法部官方网站或邮寄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征求意见截至2024年3月27日。

  征求意见稿明确,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是永久居留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身份证明。永久居留外国人可以凭该证证明身份从事相关活动,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征求意见稿列举了外国人可以申请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几种情形。

  


  这两天关于外国人永居权意见征求稿,闹的是沸沸扬扬。

  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图文解析

  中国司法部2月27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至2024年3月27日。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广泛关注,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疑惑与不解,也有部分网友表达了担忧情绪。这些不解主要体现在条例给与外国人的永居权的门槛太低。

  本文就从查看及提出意见的途径、申请条件,审批和管理,服务和待遇、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做相对详细的图文解析。接着往下看~

  


  


  


  


  


  


  


  


  


  


  


  


  


  


  


  门槛低到没有?

  对于网友热议的门槛低,北京新京报网评论称,外国人要想在中国拿到永久居留权,事实上难度并不小。

  根据《条例》,外国人获得中国的永久居留权,大概有四个途径。

  第一个途径是杰出人士。

  外国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荐,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

  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取得国际公认杰出成就的外国人,可以直接申请永久居留资格。

  第二个途径是推荐制。哪些机构有推荐资格呢——

  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区域的主管部门;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国内知名企业。

  第三个途径是通过长期工作获得这个资格。

  大致上申请者要有博士学历或从国际知名高校毕业,在中国境内工作满三年到八年,工资要是所在地平均工资的三到六倍,工作年限越短,工资就要越高。

  比如,上海平均工资大概一年10万,一个外国人在上海连续工作四年,工资要达到60万才有资格申请。而且,这还是最低要求,各地区政府还可以加码。

  至于申请者的工作范畴,包括投资、开公司等,投资要达到1000万以上,高科技企业,效益要显著。

  第四个途径是亲属关系。申请者结婚要满5年,每年在中国要住满9个月。未成年子女,年老的父母也可以投靠。

  这一条,也是各国管理永久居留权的惯例。

  显然,这些标准都不低。国际公认自不用说,政府、高校的推荐,都很难拿到。

  而投资的门槛也很高,美国EB-5投资移民,金额也仅仅在50万美元,加上其他的一些杂费,60万美元以内也足够。

  至于工作,一个外国人,高学历,能在中国工作很多年,工资能达到60万,这样的人,对中国来说,就是人才。

  更何况,这个《条例》还有兜底性的条款,即国务院还可以批准,对外国人永久居留资格实行定额审批制度,实行每年的总量控制。

  综上,外国人要想在中国拿到永久居留权,难度并不小。

  为何不理解?

  但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觉得这个标准低呢,以至于对《条例》产生抵触情绪呢?

  评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国情不了解。

  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技术发展得都很快,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比如,有人问,“一个三流学校的博士就能敲开中国的大门吗?” 这种疑问,其实更像是一种情绪,一种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不理解。

  一个留学生能在中国读到博士,哪怕是三流学校,也远远超过了很多普通人。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人才数据统计,自1997年到2024年,中国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大约为78.8万人,招收人数约为120万人,2024年初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约为38.9万人。如果按人口比例算,平均每万人当中大约只有5.6人拥有博士学位,即便是按照招生人数计算,其比例也不过0.068%,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为0.6%左右。

  就此而言,引进博士人才对提升中国科研水平与国力,显然有积极意义。

  第二,《条例》中确实存在某些模糊地带,这可能会导致一些灰色渠道,即有资格推荐的机构,拿这个去换钱。

  所以,很多人才觉得规定越严格越好。

  眼下,确实存在一些外国人非法入境的问题。一些人以外贸名义,说来中国考察生产厂家,但到了中国,却并不是如此。这种状况当然存在,这要求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管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担心,外国人到了中国,会有超国民待遇。这种担心,有一些现实的依据,但这个问题,并不在于是否让外国人进来。

  超国民待遇,是在有限的公共服务之下,优先将其提供给外国人,是“外交无小事”的理念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延伸。

  过去,在中国的外国人很少,来的外国人多多少少与国家事务、外交事务相关。所以,用外交的态度对待他们的日常生活,确有必要。

  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与全球联系日益密切,“趋同化管理”其实已日益常见。

  接下来,要加以改善的,显然也是部分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理念,而不是单纯地排斥外国人。当公共服务部门更加重视国人的利益,一些人“比外国人矮一头”的现象自然会改变。

  征求意见

  公众可以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或者中国法律服务网,关注司法部微信公众号查看征求意见稿。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24年3月27日前,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www.moj.gov.cn、www.chinalaw.gov.cn)或者中国法律服务网(www.12348.gov.cn),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6号司法部立法一局(邮政编码:100020),并请在信封上注明“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

  YJJL2024@chinalaw.gov.cn。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综合长安号、欧洲时报等)

上一篇 2022-06-16 04:02:54
下一篇 2022-06-16 04:04: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