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鼠标(联想有线光学鼠标)

今天给各位分享光学鼠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联想有线光学鼠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光电鼠标和激光鼠标的区别是什么
  • 2、光电鼠标和光学鼠标的区别是什么?
  • 3、光电鼠标向前移动时像怎么移动
  • 4、光电鼠标和光学鼠标有什么区别???
  • 5、激光鼠标和光电鼠标有什么区别?
  • 6、鼠标中光技术的发展过程是

光电鼠标和激光鼠标的区别是什么

光电鼠标和激光鼠标的区别

1、发出颜色不同

其实光学鼠标原理说起来比较复杂,光学鼠标的核心是一个低分辨率迷你摄像机,称为传感器。光电鼠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线检测鼠标的位移,然后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

大部分光电鼠标均采用的均是红色LED灯作为光源,因为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的波长最长,它的穿透性也最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抗干扰性)。市面上还存在有蓝光

2、工作方式不同

目前市场上市场上还有红外线光源(即不可见光),被很多人误解成是激光鼠标,但是他也是普通的光电鼠标,仅仅是采用了不可见光源,整体耗电与效果和普通的红光鼠标是相同的。激光鼠标的工作原理和光电鼠标也是相同的,但是工作方式不同。

激光鼠标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激光照射在物体表面所产生的干涉条纹而形成的光斑点反射到传感器上获得的,而传统的光学鼠标是通过照射粗糙的表面所产生的阴影来获得。因此一般的激光鼠标由于激光能对表面的图像产生更大的反差,从而使得成像传感器得到的图像更容易辨别,使得鼠标的定位精准性更强。

LED,其实两者之间并无差距,除非在技术上有进步,否则两者之间的唯一差距就是颜色不同。

3、鼠标引擎不同

一般红光鼠标和蓝光鼠标肯定就是光电鼠标,普通用户很困惑的地方便是红外线鼠标和激光鼠标之间的.区别。无论是普通的光电鼠标还是采用静默引擎鼠标底部都有着较大的开孔(相对于激光鼠标)并且通过孔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较大的透镜。

激光鼠标的优势主要是表面分析能力上的提升,借助激光引擎的高解析能力,能够非常有效的避免传感器接受到错误或者是模糊不清的位移数据,更为准确的移动表面数据回馈将会非常有利于鼠标的定位,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很多光电鼠标无法使用的表面进行操作啦。

光电鼠标和光学鼠标的区别是什么?

光电鼠标和光学鼠标的区别如下:

区别一:

1、光电鼠标的位移:

光电鼠标:光电鼠标器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

区别二:

2、光学鼠标处理器

光学鼠标: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每张图片的前后对比分析处理,以判断鼠标移动的方向以及位移,从而得出鼠标在屏幕上的坐标值,再通过SPI传给鼠标的微型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

区别三:

3、光电鼠标的位移:

光电鼠标:光电鼠标器是通过红外线或激光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的一种硬件设备。

光电鼠标的光电传感器取代了传统的滚球。这类传感器需要与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垫板配合使用。

区别四:

4、光学鼠标传感器:

光学鼠标:光学鼠标通过底部的LED灯,灯光以约 30度角射向桌面,照射出粗糙的表面所产生的阴影,然后再通过平面的折射透过另外一块透镜反馈到传感器上。

光学鼠标鼠标采用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光学定位传感器,通过鼠标在移动过程中对接触界面的不断"拍照",对比前后图像,得出鼠标的具体位移和速度。

光电鼠标向前移动时像怎么移动

向前移动。当鼠标向前推移时,二极管、成像透镜均向前移动,所以感光器件上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也在向前移动。光电鼠标(亦称“光学鼠标”)通过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来检测鼠标对于一个表面的相对运动,它不像机械鼠标一样通过鼠标球的旋转驱动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的转动来获得鼠标移动的位置。

光电鼠标和光学鼠标有什么区别???

光电鼠标:光电鼠标器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

光学鼠标: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每张图片的前后对比分析处理,以判断鼠标移动的方向以及位移,从而得出鼠标在屏幕上的坐标值,再通过SPI传给鼠标的微型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

光电鼠标:光电鼠标器是通过红外线或激光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的一种硬件设备。光电鼠标的光电传感器取代了传统的滚球。这类传感器需要与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垫板配合使用。

光学鼠标:光学鼠标通过底部的LED灯,灯光以约 30度角射向桌面,照射出粗糙的表面所产生的阴影,然后再通过平面的折射透过另外一块透镜反馈到传感器上。 光学鼠标鼠标采用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光学定位传感器,通过鼠标在移动过程中对接触界面的不断"拍照",对比前后图像,得出鼠标的具体位移和速度。

激光鼠标和光电鼠标有什么区别?

玩家通常会认为性能比较好的激光鼠标就是比光电鼠标要好用,那么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引擎的工作方式。除了常见的光电和激光,微软的蓝影、双飞燕的针光鼠标同样都是非常优秀的鼠标引擎。

针光鼠标改变光孔及光入射射角度,在射入表面后即垂直反射进入光感应器,其光路短而光场强,能轻易捕捉微界特征让成像更加清晰,提高数倍影像特征值,光标控制更加灵敏而精准。

微软的蓝影鼠标使用的是可见的蓝色光源,因此看上去更像是使用传统的光学引擎。不过它并非利用光学引擎的漫反射阴影成像原理,而是利用激光引擎的镜面反射点成像原理。LED光源发射出的蓝色光线通过校准镜片大量汇集,照射在物体表面上,通过物体表面反射到成像镜片,经过成像镜片对光线的二次汇集在光学传感器上成像,而光学传感器则相当于是一台高速连拍照相机,能够在每秒钟拍摄数千张照片,并将它们传送至图像处理芯片,经过芯片对每张照片的对比,最终得出鼠标移动的轨迹。

不过相比上面这些,想必玩家第一次接触的应该都是机械鼠标。还记得小学计算机课上无所事事,拆下鼠标滚球在桌上玩的情景吗?虽然机械鼠标自1983年到现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收到其使用环境的限制和精度,早已被成熟的光学鼠标所取代。


鼠标中光技术的发展过程是

鼠标中光技术的发展过程是:机械→光电→激光→蓝影→针光。

1.随着人们对鼠标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原有的机械鼠标与光机鼠标越来越不能适应要求,于是出现了新一代的光电鼠标。不过,光电鼠标的出现并不顺利,它也经历了第一代光学鼠标与第二代光电鼠标的演变,才发展成今天我们在市场上所看到的主流光电鼠标。早与光机鼠标发展的同一时代,出现一种完全没有机械结构的数字化光电鼠标。设计这种光电鼠标的初衷是将鼠标的精度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使之可充分满足专业应用的需求。这种光电鼠标没有传统的滚球、转轴等设计,其主要部件为两个发光二极管、感光芯片、控制芯片和一个带有网格的反射板(相当于专用途的鼠标垫)。

工作时,光电鼠标必须在反射板上移动,X发光二极管和Y发光二极管会分别发射出光线照射在反射板上,接着光线会被反射板反射回去,经过镜头组件传递后照射在感光芯片上。感光芯片将光信号转变为对应的数字信号后将之送到定位芯片中专门处理,进而产生X-Y坐标偏移数据。

虽然第一代光电鼠标在市场中惨遭失败,但全数字的工作方式、无机械结构以及高精度的优点让业界仍然为之瞩目,如果能够克服其先天缺陷必可将其优点发扬光大,制造出集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的产品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最先在这个领域取得成果的是微软公司和安捷伦科技。1999年,微软推出一款“IntelliMouseExplorer”的第二代光电鼠标,这款鼠标所采用的是微软与安捷伦合作开发的IntelliEye光学引擎,从这个时候起,人们才对鼠标的内部控制芯片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使得安捷伦芯片成为了良好鼠标控制核心的代名词。IntelliMouseExplorer采用的IntelliEye引擎是微软和当时还在HP内的安捷伦公司合作设计的,规格为1500Hz、400CPI。也就是在此时,扫描率、分辨率等鼠标衡量标准才被人们所重视。

第二代光学鼠标的结构与上述所有产品都有很大的差异,它的底部没有滚轮,也不需要借助反射板来实现定位,其核心部件是发光二极管、微型摄像头、光学引擎和控制芯片。工作时发光二极管发射光线照亮鼠标底部的表面,同时微型摄像头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进行图像拍摄。鼠标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图像传送给光学引擎进行数字化处理,最后再由光学引擎中的定位DSP芯片对所产生的图像数字矩阵进行分析。由于相邻的两幅图像总会存在相同的特征,通过对比这些特征点的位置变化信息,便可以判断出鼠标的移动方向与距离,这个分析结果最终被转换为坐标偏移量实现光标的定位。

第二代光学鼠标的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初衷。它既保留了光电鼠标的高精度、无机械结构等优点,又具有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并且使用过程中勿须清洁亦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诞生之后迅速引起业界瞩目,也引起了一些有实力公司的关注。

2000年,鼠标界另一巨头罗技公司也与安捷伦合作推出相关产品,它使用安捷伦H2000光学成像引擎,性能上和IntellimouseExplorer鼠标一样。这一代产品是光学成像引擎的第一代产品。现在看来,光电鼠标拥有一些已经众所周知的缺点,比如仅为1500次/秒的刷新率和400CPI的分辨率。对采样表面的适应性差,尤其对镜面以及花纹表面。但在当时,比起老式的光机鼠标,已经算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而微软在与安捷伦进行合作以后,毅然走上了独立的研发工作,并在2001年末推出微软自己的第二代IntelliEye光学引擎。不过,第二代与第一代产品相差并不大,主要性能指标为刷新率2000Hz,分辨率400CPI。由于微软并没有对这代产品作太多的宣传,而只是用在了IntellimouseExplorer2.0、IO1.0等几个新产品上,而当时他的重点在欧美市场,因此国内了解的人不多。

至此,光学鼠标就形成以微软和罗技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安捷伦科技虽然也掌握光学引擎的核心技术,但它并未涉及鼠标产品的制造,而是向第三方鼠标制造商提供光学引擎产品市面上非微软、罗技品牌的鼠标几乎都是使用它的技术。

毫无疑问,集各项完美指标于一身的光学鼠标诞生起就注定它将具有光明的前途,尽管在最初几年光学鼠标价格昂贵,消费市场鲜有人问津,但在2001年之后情况逐渐有了转变,各鼠标厂商纷纷推出光学鼠标产品,消费者也认识到其优点所在。

上一篇 2023-01-17 19:27:06
下一篇 2023-01-17 19:31: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