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吧(鄂温克是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鄂温克吧,以及鄂温克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鄂温克族传统美食有什么
  • 2、鄂温克族服饰特点及其图片展示
  • 3、鄂温克族在婚嫁方面有什么习俗?
  • 4、舞蹈鄂温克的拉玛湖是哪个民族的?用一段话描述一下这个舞蹈?
  • 5、原始古朴的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鄂温克族传统美食有什么

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省西部,多从事畜牧业,少数半农半牧。在纯畜牧业地区的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每日三餐离不开牛奶,既以鲜奶作饮料,也常把鲜奶制成酸奶和干奶制品。常将奶油涂在面包或点心上食用。主食以面为主,一般为烤面包、面条、烙饼、油炸馃子。有时也食大米、稷子和小米,但均制成肉粥,很少吃干饭。肉类以牛羊肉为主。人冬前,要大量宰杀牲畜,将肉冻制或晒干储存。多将肉制成手扒肉、灌血肠、熬肉米粥和烤肉串食用。生活在兴安岭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完全以肉类为主食,吃罕达犴肉鹿肉 熊肉、野猪肉、抱子肉、灰鼠肉和飞龙、野鸡、鱼类等,其中罕达犴、鹿、抱子的肝、肾一般生食在他部分则要煮食。鱼类多用清炖法制作,只加野葱和盐,讲究原汁原味。生活在农耕兼渔猎地区的鄂温克族以农产品为主食,肉类作副食,日常喜食熊油。鄂温克族以奶茶为主,也饮用面茶们茶。传统上用罕达犴骨制成杯子、筷子,鹿角做成酒盅,犴子肚盛水煮肉,桦木、兽皮制成盛器。除春节等节日与附近其他民族相同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鄂温克族十分好客,客至,要用奶茶、酒、肉肴款待。

鄂温克族由于小集中大分散的聚居特点,鄂温克人受生产活动,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各地鄂温克族的饮食习俗有所差异,各有特点

(一)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从前,饮食以牛羊肉为主,米面为辅,牧民喜欢喝奶茶、奶茶是牧民的主要膳食品,用砖茶、程子米或炒米做的奶茶非常好喝。除奶茶外;主食米面、如小米、大米和白面,平时一般一日两餐,牧忙时一日三餐,蔬菜甚少。牧民爱吃奶制品,如奶油、奶皮子、奶干、奶豆腐等食品。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民族苏木牧民爱吃面包之类的食品。

鄂温克人在高寒地区生活,为了御寒、解乏而嗜好饮酒,特别成年男性喜欢喝白酒、牧区自留畜多的家庭自制奶酒,略有点酸味,自饮或待客饮用。鄂温克牧民热情好客,接待亲属和远方来的客人,十分注重礼节,先屈膝请安,请坐敬烟,敬奶茶。从前,主人宰羊,用“全羊”(煮整羊肉)招待亲友客人、用餐前主人用自己的刀先切小块肉,敬“火神”,然后割块羊尾巴肥肉敬请客人用餐,边吃肉边饮洒,认为这是最实惠的食品。鄂温克入有一句俗话:“外来的客人不会背着自己的锅走的”,认为来客是吉利的。老人常说:“有烟火的屋才有人进来,有枝的树才有鸟落”。因此,他们总是热情而真诚地招待来客。座位床铺也有长辈妇幼之别,吃饭的时候,等长辈先动手之后,晚辈才可动筷用餐,客人吃饭时,由女主人一碗一碗地用双手送到客人手里,直到客人吃好为止,以表示主人热情好客。

(二)从前,猎区鄂温克人主要以狍、鹿、野猪等野味为肉食,以米面为辅。猎民有爱吃“手把肉”的习惯,扦鼻、熊掌、飞龙肉等野味是接待客人的上品。猎人喜欢吃生抱肝、生野猪肝,他们认为吃生肝对人们的眼睛有益,具有保护视力的作用,鄂温克人患眼疾的甚少,而且眼睛明亮,这也许是食用生肝的缘故吧,猎民还爱吃火烤肉或半生半熟的肉食。敖鲁古雅地区的鄂温克猎民喜欢吃自做的“列巴”(即面包),驯鹿奶做成的奶茶或红茶是他们主要饮料。煮肉时,火候要适当,煮的时间不易过长。肉才鲜嫩味美可口,肉煮烂后,营养价值会被破坏掉。烤肉时,人们围坐在簧火边,手里拿着削尖的细木棍,把切成的一片片兽肉串在木棍的顶端,在火上烤,待肉烤到外表冒油时,就可以食用:即八成熟,吃起来外焦内嫩,别有风味,扦肉干、鹿肉干,滋味甚美,是属于山珍一类。炖鱼时,先把鱼收拾干净,放入锅里,加上河水或泉水,放点盐粒并放一把切好的野葱,吃起来清香爽口。猎民至今还保持着用桦树皮做的炊具,如桦树皮筒,桦树皮楼子等具,以防潮湿、腐烂食物。

(三)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半农半猎区的鄂温克人的饮食,曾以稷、荞麦面、燕麦面为主,现在以玉米、玉米面、小米、面粉为主食了、蔬菜类有长白菜;大头菜、土豆、豆角、黄瓜、葱、大罗卜、胡罗卜等。野菜类包括野韭菜、野葱、黄花菜、柳篙莱、蘑菇、黑木耳、猴头等。野果类为山丁子、稠李子、越桔、杜柿、棒子、山里红等。据说,尤其猎区、山区鄂温克人患癌症者甚少,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每逢五月,鄂温克人,不论男女老幼离家去野外采集柳篙菜。鄂温克人每年的阴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圆欢聚一堂,吃一顿“手把肉”,老人认为这有吉祥如意辞旧迎新之意。一旦老人病故便认为“上天成佛了”,忌讳说“死”,按鄂温克礼节送葬死者,而后大家“吃一顿最后的浑其”,死者的子女热情接待亲友,认为这是晚辈的福气。半农半牧半猎区鄂温克人的饮食习俗与牧区,山区基本相似,他们与先进民族杂居在一起,饮食习惯有所改变,但有些习俗仍保留着。解放初期,有的乡村还有原始的“努很克”,木制的捣米筒等工具。

(四)鄂温克人的节庆日,主要是“阿涅”节(即春节)、敖包会、米库勒节(又称伊木泊)等。从前,每逢节日、鄂温克人把牛、羊肉或兽肉、食品、糖、果、酒类等最好的食物,做为织品,将小块肉投入熊熊的烈火中,祈求家庭男女老幼得到“火神”、“玛鲁神”的保佑,四季平安。鄂温克人还有“祭熊”的习俗,有许多禁忌,把它的骨头堆在一起,举行隆重的树上风葬仪式,认为“熊是人们的祖先,人是从熊演变而来”。因此吃熊肉时,大家围坐在“撮罗子”内,一起“嘎、嘎……”的学乌鸦叫,意思是乌鸦在啄食,我们没有吃,认为熊是有灵魂的。

鄂温克族牧民、猎民都有养狗的习惯,几乎每家均养,放牧和狩措部需要狗,认为狗是“仁义”的动物。因此,鄂温克人忌讳吃狗肉,如果有吃狗肉者,受到家长和公众的遣责。

鄂温克人对奶制品很珍惜,经常教育子女爱惜奶食品,禁止把鲜奶、奶油、奶干、奶酒泼洒在地上或扔掉。如果你倒掉或泼洒奶食品,就被认为是把自己的福气丢掉了。

鄂温克人禁忌吃死兽肉或死牛、死马、死羊肉等,认为死畜肉对人体育害,不卫生的。

鄂温克人一旦得病,忌讳吃鲇鱼,(鄂温克语:达黑),特别是黄鲇鱼,认为对病人有害无益或引起犯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鄂温克族的饮食习俗是根据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由于鄂温克族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鄂温克族饮食习俗有所变化,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要发扬有益于民族的进步的部分,改革有害于民族发展的饮食习俗。根据鄂温克族的意愿,对本民族的饮食习俗,有些要保持和发扬,有的则要进行改革或废除。“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是可以改革的,但是这种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不良的饮食习俗也要改变,这样才能提高鄂温克族的身体素质,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吃熊肉

按照古老的分配习俗,鄂温克猎人对猎取的熊的分配与其它动物不同。如果一个“乌力楞”的两个人打住熊,打死者不要熊头和熊皮,头和皮给末打中者。分到头和皮的人要熊的后半身,打中者要前半身。

第一天,要头和皮的人,把熊的前半身的肉,按“乌力楞”的户数,割成若干块,煮好,“乌力楞”所有的人,到这家来吃熊肉。第二天,分到熊的后半身的猎手,把熊的后半身按户数分割成若干块,煮好,请全“乌力楞”的人到他家去吃熊肉。

吃熊肉由有一套仪式和禁忌。开餐前,年岁最大的长者坐在“柱”、(撮罗子)东北角的种后旁,其余的人围着火堆坐成一圈。长者先把熬好的熊油用小匙盛满倒进火堆祭火神。油在火苗上冒出光亮,大家随之喊:“火笑了,火笑了”。然后齐者学乌鸦的叫声:“嘎、嘎、嘎”。长者开始说:“这是乌鸦曲乞你的肉,不是鄂温克人吃你的肉”。说完把熊油分成每人一份,每个猎手喝熊油时,都要高声学起乌鸦的叫声:嘎、嘎、嘎。通常每人要喝三勺熊油,然后再给另一个人。谁喝得熊油多,就越表明这个猎手有力气和勇气。

猎人们很喜欢吃熊肉,但对于熊的头和内藏是不食用的。

鄂温克猎人的居室

鄂温克族是一个游动性很强的群体,特别是保持着古老传统,生活在森林之中的猎人,他们一直保留着不定期游动的习惯。所以,鄂温克人的居室也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特征。

鄂温克把居室称为“柱”。古老的居室称为“斜仁柱。”斜仁柱“是用木杆搭成的,可拆卸性帐篷。俗称为”撮罗子“。”斜仁柱“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柱“的支架,鄂温克语叫”希楞“,这是就地砍取落叶松细仔搭成伞状的架子。”柱“的架子需用三根主柱,即用三根上端有叉的细杆,鄂温克语叫”苏那“,叉相交斜立,呈园锥形,再在立柱的间隔上搭20至30根辅助柱,这样基本构成了框架。杆子的总称叫”斜仁“。框架高约4米,直径3米。框架正端为门,门两侧的杆子叫”特翁“,内部中心稍偏近门处,埋一立柱”巧木卡“,杆的上端穿过”柱“的顶端。由这立杆向门的反向系一横杆”依嘎布佟“,是专为挂锅和吊壶用的。”斜仁柱“的第二部分是木架上的覆盖物,通常鄂温克人在夏季喜欢用专门缝制的样皮围子苫盖,到了秋季气温下降的时候,改用特制的扦皮围子苫盖。因子一端系在门左侧的柱子上,另一端围在门的右柱,余下的部位,掀起来即为出入的门。门是开向日出的方向。样皮苫盖宽约1米,长近8米。一般一个”斜仁柱“要用七块样树皮苫盖。”斜仁柱“内,门的相对方向是”玛鲁“(神具)的位置,”柱“的中间是火堆的位置。按照习惯,男子可住在火位以北,女人住火位以南,通常女人不许到火位以北。家里主妇和未满15岁的女孩,可到”玛鲁‘附近,但须取同一路线回来,即由那里去,就从那里回来。

有宾客来时,“斜仁柱”的主人,按照习惯,要把客人让到“玛鲁”神像的位置,也就是与门相对的位置就坐。“斜仁柱”也有一些禁忌,不允许在“斜仁柱”内对火堆绕行。女人只能在“斜仁柱”的左前扇形部位就坐。通常,猎人们要在“斜仁柱”内生火做饭,当挂壶烧火时,禁忌挂锅或用壶不稳,前后摇动。鄂温克人“柱”内,除放置衣服被褥,食粮,炊具和妇女用的针线急,刀子1,斧子外,其他生活用品都放在外边。即在“柱”的两旁稍后处,没有驯鹿的鞍架子,鞍子整齐排列,鞍上搭着暂时不用或闲置的物品。如米面、皮子,彬皮苫盖,小儿摇蓝等。 鄂温克人适应了严寒的生存环境,锻炼得十分耐寒,冬季的“斜仁柱”内除用皮围子外,只是烧一堆火取暖,住在“斜仁往”的人都是盖一条毡子或一条被子,下面铺的是扦皮褥子或鹿、秆皮垫子。皮褥子下边仅仅垫一些细碎的树枝。“斜仁柱”一般可容纳4至6人,最大的“斜仁柱”可容纳8人。

鄂温克族服饰特点及其图片展示

鄂温克族属于通古斯人种,其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其服饰已经于2024年经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鄂温克族的服饰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接下来,就到鄂温克族文化中去了解吧。

鄂温克族服饰特点:

鄂温克族衣服的特点是肥大、宽松、斜大襟、束长腰带。清末以前,鄂温克人只以兽皮制衣;清末以后,才开始用布料制衣。

他们的衣着处处离不开皮子,这与其主要从事畜牧业,因为所在地区气候寒冷不无关系。冬天一般用长毛、厚毛皮做衣服;春秋用小毛皮,夏天也有用去了毛的光板皮做衣服的,在皮制的衣着中以羊皮为最多,皮制衣服种类很多,依据穿、戴、铺、盖等不同用途而形式各异。其中皮被子颇有特点。

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

鄂温克族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

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

鄂温克人的服式及其花纹很有特色。几十年前,男子穿的袍子下边开叉,而女袍不开叉。女衣则在袖口周围卷起宽度一样的边儿,寒冷时可放下,而男衣在手背上部分突出宽长称“马蹄袖”,既美观又御寒。不论男女服装,衣边和领边都镶花边。

花纹有“奥特斯”(线),用在靴腰上部;“道高昂”是蝴蝶花,多为女式靴腰中部;“泊勒”(图案)多用在靴腰下部或套裤膝盖、烟口袋上;“伊拉嘎”(花)多用在衣襟或靴腰上;“阿达拉”(花边)多用在袍子的大襟或开叉上。


鄂温克族在婚嫁方面有什么习俗?

鄂温克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点,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间进行,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他们也与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族通婚。在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中尚保有“逃婚”习俗,互恋的青年男女决定结婚日期后,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塔的“撮罗子蟹里,由候在此处的老妇把姑娘八根小辫改梳成两根,即成为合法的婚姻。

从前,鄂温克族中也曾遗留有群婚制的残余。一个氏族的女子同为另一个氏族的男子之妻,或一个氏族的男子同为另一个氏族女子之夫。现在这种婚姻习俗已经消失。“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也曾在鄂温克族中流行。现在所不同的是妻子死后,可以续娶妻妹为妻,而弟死后兄不能纳弟媳为妻。此外,有些地区过去还实行过“小女婿。婚俗,即当孩子还很小时,父母就代为定亲,有时甚至“指腹为婚”。这给青年男女带来很多痛苦。

鄂温克人的婚前说媒和定亲习俗十分有趣。如果男方家相中了一位姑娘,就请一位能说会道又懂得婚礼规矩的人,带两瓶酒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到了女方家,先拿出一瓶酒向女方家长敬酒,并说:“某某的长辈让我到你家来做客。”女方家长听了这话即明白来意,于是示意让自己的女儿回避。过了一会儿,媒人又拿出一瓶酒,跪着向女方家长敬酒说:“据某某长辈说,你家有一个金匣子,内装一把闪光的金剪子,还有使用金剪子的即将出嫁的爱女;我们那里有一位为皇室所珍爱,上帝所宠信,握有白玉箭环,手拿彩色弓箭,能射穿山崖的哈嘎(身强力壮的青年),想娶体的爱女为妻。”女方家长听完这些话,赶快否认,说自己没有这样华贵的物品。媒人又接着说:“某某的长辈说,和你们交往的木头马蹬踏坏了,也没发生过冲突:铁蹬虽被磨断了,也没有过冷热和矛盾。从古到今没断过姑舅关系,若有两匹马,平分着乘骑:只有一匹马时,一同乘骑。临走时长辈们嘱咐,等听到女方和悦满意的答复再返回。”

这时候,如果女方的父母表示同意,使会说:“客人既然这么坚持,我们没办法,只好从计珠尔庙一带找到一只羊羔交给你吧!”媒人高兴地说:“你说的羊羔将会变成女孩,可喜可贺。”说罢向女方父母磕头,表示感谢。

按照鄂温克族的习惯,当女方父母初步同意女儿的婚事后,男方家还要两次派媒人去女方家商定定婚日期和送彩礼的日期。彩礼的多少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定。经济条件好的送大牲畜,如马、奶牛、羊等,或者送一些驯鹿、灰鼠皮和酒。

鄂温克族的婚期,一般由女方父母决定。快要举行婚礼时,男方无论离女方家多远,都要提前把自己的蒙古包迁移到与女方家靠近的地方,同时要将通往女方家道路两旁的树皮刮掉一些,表示给新郎开道。

举行婚礼的那天,通往新娘家的道路上,男方父母和“乌里楞”(村落)中所有的人,都要送新郎到女方家去度初夜。娶亲的人们排成一列长队,为首的长者手掉神像,新郎随后。男方父母和其他人紧随其后,最后是李驯鹿的人。与此同时,新娘和她的父母以及“乌里楞”的人们也列队前来迎接新郎。一对新人相遇后,先要和神像接吻,然后新郎和新娘拥抱接吻,并从新郎家送来的驯鹿中挑选两只,让新郎和新娘各牵一只,绕“撮罗子”(帐篷)转三圈。最后请大家进撮罗子吃喜酒,一直欢宴到深夜。

鄂温克人的婚礼很简单也很热闹。举行婚礼的地方往往不在室内而在室外。在早巳清理好的河滩谷地上燃起一堆篝火,人们把新郎新

娘从“撮罗子”里簇拥到篝火旁,围成一个半圆。主婚人宣布婚礼开

始,并斟满两样树皮酒杯的酒,交给新郎新娘泼在火堆里祭火神,然后由新郎新娘次第向双方父母敬酒。这时,参加婚礼的人和新郎新娘一起手拉手围成圆圈,载歌载舞。

婚礼上跳舞,是鄂温克族的传统习俗。这种舞蹈大都不用乐器伴凑。有一种妇女们跳的舞叫做“啊罕拜”,舞者不时发出“啊罕拜”、哲呼哲”、“扎海!扎海!”的呼喊声。有时还跳一些摹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借以增加婚礼的欢乐气氛。之后,新郎新娘在女家度初夜。也有的地方歌舞之后,由女方家同姓妇女陪同,将新娘送往男家,在男方家举行婚礼。

舞蹈鄂温克的拉玛湖是哪个民族的?用一段话描述一下这个舞蹈?

该舞蹈以鄂温克族舞蹈最具特色的“跟靠步”和“跺步”为主,充分体现鄂温克族人的勤劳、勇敢、豪迈和乐观的性格,表达出该民族对拉玛湖深深的思念与感恩之情。

原始古朴的鄂温克族的瑟宾节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生活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结合部。鄂温克族文化已经有深远的历史了。瑟宾节是鄂温克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鄂温克族的瑟宾节吧。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温克族的传统的节日——瑟宾节。“瑟宾节”是鄂温克族语,意为“欢乐祥和”。每逢“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煮熊脖、熊头。猎人们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然后举行盛大的晚餐,吃熊肉、喝熊汤。晚餐结束后,人们成群结队寻找理想树,把熊的颅骨挂在树枝上,以示崇敬。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据记载,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温克猎民,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努力创造欢乐祥和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逐渐形成了一些集会活动的形式,“瑟宾节”就是其中的一个。每逢“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煮熊脖、熊头。猎人们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然后举行盛大的晚餐,吃熊肉、喝熊汤。晚餐结束后,人们成群结队寻找理想树,把熊的颅骨挂在树枝上,以示崇敬。“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

在16世纪时,鄂温克人中兴起了“萨满教”,认为“萨满”是“通神者”,可以驱逐病人的邪恶鬼魂。萨满教普及到了各“乌力楞”(氏族),每个氏族都有了自己的“萨满”,从此鄂温克人开始信仰萨满教,以图腾为特征的“瑟宾节”也随之消失。

根据鄂温克人民的愿望,经内蒙古鄂温克族研究会搜集挖掘,广泛征求鄂温克族人民的意见,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酝酿和探讨,在1993年8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上,会议代表认为应恢复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名称“瑟宾节”,蕴含吉祥如意、欢乐祥和之意。节日时间选定在1957年恢复和统一鄂温克族族称的季节6月份,并确定为6月18日,这个季节气候宜人,草木丛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1993年11月4日——6日举行的内蒙古鄂温克族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与会的代表一致通过这一建议,并暂定“彩虹”为节日歌舞。

上一篇 2023-01-04 07:14:19
下一篇 2023-01-04 07:18: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