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既倒(狂澜既倒,大厦将倾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今天给各位分享狂澜既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狂澜既倒,大厦将倾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这句诗出自哪里?
  • 2、力挽狂澜于既倒 扶之大厦于将倾的意思是什么?
  • 3、挽狂澜于既倒,抉大厦之将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4、“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是什么意思?
  • 5、力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于将倾的意思是什么?

"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这句诗出自哪里?

出处是:《文天祥千秋祭》,作者是卞毓芳。

全文精选: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从南宋跨元、明、清、民国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凛凛而去。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

琉璃轩命理温馨提醒: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 、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

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力挽狂澜于既倒 扶之大厦于将倾的意思是什么?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意思能够在巨大而汹涌的波浪快要倾泻时挽住,在大厦即将倾倒时扶住。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

这句话的出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出自于卞毓芳《文天祥千秋祭》。

在文章中,卞毓芳这样写道: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

琉璃轩命理温馨提醒:

发展历史:

文天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策论,由于其文章一气写成没有草稿,宋理宗亲自提拔他为第一名。开庆初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对理宗说要迁都,无人敢议论此事错误,唯有文天祥当时入朝上书,请求斩董宋臣以统人心。

挽狂澜于既倒,抉大厦之将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意思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字面意思就是能够在巨大而汹涌的波浪快要倾泻时挽住,在大厦即将倾倒时扶住。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

这句话的出处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出自于卞毓芳《文天祥千秋祭》。在文章中,卞毓芳这样写道: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立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而这句话来形容的就是著名的爱国名士文天祥。

文天祥的生平事迹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文天祥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皮肤美白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文天祥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策论,由于其文章一气写成没有草稿,宋理宗亲自提拔他为第一名。开庆初年,元朝军队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对理宗说要迁都,无人敢议论此事错误,唯有文天祥当时入朝上书,请求斩董宋臣以统人心。后因不被采纳,故自己免职回乡。文天祥后被再次起用出任瑞州知州,多次遭台官议论罢职。几经起落,文天祥因过于正义直言,被小人构陷。在咸淳十年,文天祥在接到宋廷颁布的勤王诏令后,痛哭流涕,遂率郡里志士,召集各路群雄响应。后几经征战,终究还是抵不过腐败的朝廷与奸佞之人的谗言,他战败被俘。在被押至潮阳时,文天祥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显示着他的气节与爱国情怀。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导异端学说就像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川河,引导它们东注大海;挽救儒家学说就像挽回已经倒下的宏大波澜。

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进学解》。

节选如下:

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译文如下:

抵制、批驳异端邪说,排斥佛教与道家的学说,弥补儒学的缺漏,阐发精深微妙的义理。探寻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独自广泛地钻研和继承它们。指导异端学说就像防堵纵横奔流的各条川河,引导它们东注大海;挽救儒家学说就像挽回已经倒下的宏大波澜。先生您对于儒家,可以说是有功劳了。

琉璃轩命理温馨提醒: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当时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

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学解

力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于将倾的意思是什么?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意思能够在巨大而汹涌的波浪快要倾泻时挽住,在大厦即将倾倒时扶住。比喻挽救事物于极危险的境地。

这句话的出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出自于卞毓芳《文天祥千秋祭》。

在文章中,卞毓芳这样写道:他生于公元1236年。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

《文天祥千秋祭》鉴赏:

《文天祥千秋祭》这篇文章,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坚强的意志,铮铮铁骨的男儿本色,语言优美流畅,铮铮铁骨,只能被掰断,不能被掰弯。

历史题材的散文要写得生动,除了翔实的史料之外,还离不开丰富的想象。作者在充分参考史料的基础上,展开了大胆的想象。如第二部分写文天祥与几位劝降者的对话,既使行文生动,又表现出文天祥的忠贞。

他注定是要怀抱着对宋国满腔的赤诚,文天祥在祖国灭亡,国家沦丧时,坚持不投降敌国,运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打败了所有的劝降者,在这种坚毅不屈的精神中走向永生,真正履行了热爱祖国,廉洁忠诚的誓言,文天祥的死是伟大的。

上一篇 2023-01-04 00:12:08
下一篇 2023-01-04 00:16: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