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简历 个人资料(马化腾有几个孩子)


小时候的马化腾

1971年10月29日生于广东省东方县八所港,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着爸妈定居深圳,在最好的深圳中学读书。也许是对深圳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马化腾高考填志愿时,居然看都没看外地的高校一眼,就近上了深圳大学。巧的是,当时的深圳大学最有实力的两个专业就是计算机系和建筑系,这是因为当时在深圳搞出名堂的人中,大部分都扎堆在计算机和地产两个行当里。在深圳大学读书期间,马化腾是一个让机房老师发愁的捣蛋鬼,他经常会发挥自己的计算机天赋,编写一些小程序,让机房的电脑彻底锁死,想要再打开就得找他。碰上计算机病毒泛滥的时候马化腾又能摇身一变成为“计算机救星”,利用娴熟的杀毒技巧让病毒在瞬间灰飞烟灭。



电脑程序员

随着学习的深入,马化腾对网络的兴趣与日俱增,他立志要成为一个UNIX或者C语言方面的高级程序员。深圳大学的四年时光,让马化腾掌握了过硬的专业知识。那个很多人连计算机都不知道长啥样子的年代,年纪轻轻的他却已然是一个优秀的计算机人才。而这位小马哥的毕业作品居然是一个超级实用的大家伙“股票分析系统”。正是凭借这个重量级的作品,马化腾顺利毕业,拿到了学士学位。



股票分析系统

能分析股票的软件当然是好东西,很快,一家网络公司看中了马化腾的作品,表示要出资购买。双方在谈价格时,还是个半大孩子的马化腾耍了个心眼,他让对方先报价。最后的结果是那家公司付给了马化腾五万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别看马化腾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他并没有妄自尊大,他知道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儿知识和经验还不足以在计算机和互联网这深不可测的海洋中畅快翱翔。经过一番分析和权衡之后,马化腾决定先安心当一个打工仔,先积累经验再做定夺。



深圳大学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尽管这所大学在全国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它所处的环境却对这里的毕业生非常有利。当时的深圳,由于受到改革开放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城市的建设,还是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都是惊人的。因此,马化腾在求学的日子里,就已经形成了实用主义的理念。他不像一些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学生,满脑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



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马化腾从深圳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月薪1100元。这个润迅公司可不是小角色,在当时的传呼行业中算得上是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润迅给马化腾最大的帮助有两个:

第一,它给了马化腾在管理上的一次思想启蒙。在润迅,马化腾学会了如何构建和治理一家大规模的公司,学会了如何在个新兴市场中争夺属于自己的产业份额,学会了如何跟香港的资本市场取得互动(香港润迅是香港的上市公司)。

第二,它给马化腾带来了腾讯最早的客户资源。在马化腾刚开始创办腾讯时,最初的产品就是给传呼台做配套服务。由于小马哥曾经在全国最有名的传呼公司工作过,所以他在各地传呼台积累了一些前同事和哥们儿,这让他在创业之初走得比别人顺了很多。马化腾在润迅干得很出色,从一名普通的程序员一直做到了开发部的主管。在这段时间,马化腾对开发软件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发现软件的最大意义不是它如何绚丽夺目,而是它是否实用。因此,马化腾在做软件的时候,不会把这种创造性劳动当成自娱自乐,他只是希望被更多的人接受。



惠多网

在润迅的工作是辛苦的,在外人看来甚至是乏味的,然而马化腾整天面对着计算机和各种程序,却没有丝毫的厌倦。他越是频繁地接触计算机,对它的兴趣越是与日俱增。就这样,他的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有时候还到朋友的公司里帮忙解决一些软件和网络问题,慢慢地,他的名气和口碑也在圈子里传开了。

当马化腾在润迅工作到第三个年头时,他开始“不务正业”了,而这个“副业”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惠多网。惠多网(Chinese fidonet,CFido)诞生于1991年,最盛行的时期是1993年到1998年。它是一种通过电话线路连接的BBS互联网网络,网络之间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转送信件。惠多网并不是什么官方网站,而是由中国计算机网络通讯爱好者自行创立并维持运作的一个业余网络系统。高峰时段,惠多网在国内有上百个站点,使用者达到上万人。

1992年,北京罗依的长城站和汕头黄耀浩的手拉手站成为了中国fidonet模式下最早建立起来的BBS交换系统,是惠多网的雏形。作为一个资深计算机爱好者,马化腾也对惠多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利用半年的时间进行摸索,最后决定在深圳成立一个分站。1995年,马化腾扯出了四条电话线,弄来八台计算机,将深圳分站建立起来了,给它命名为“Ponysoft”而Pony就是马化腾的英文名字。

马化腾一边忙着照顾Ponysoft,一边还要做好润迅的工作。不过这个时期,他的工作重心开始渐渐转移到惠多网上,因为上面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高端互联网人才,他可以从这些人那里获得很多前沿信息。有意思的是,当年参与惠多网建设的很多人中,有不少后来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比如金山软件公司的求伯君,当时出任珠海西点的站长;8848网站的董事长王峻涛,当时出任福州站的站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马化腾不断借助平台的力量和圈子的力量,让自己走向更高的山顶观赏更广阔的风景。



“ICQ”的通讯软件

在互联网中冲浪的马化腾偶然间接触了一个名叫“ICQ”的通讯软件,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住了,而他的人生也由此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当时,三个犹太小伙子将他们为之自豪的软件命名为“1seek you”,英文的意思是“我在寻找你”。为了叫起来方便,就根据发音直接简化成“ICQ”。随着ICQ程序编写得越来越成熟,他们就成立了一家名叫“Mirabilis'”的公司,正式向大家提供ICQ的服务。经营到最后,ICQ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于是犹太小伙子们将1CQ以2.87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在线”——全球最大的网站之一。

ICQ进入市场之后,很快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并很快成为了人们日常网络生活的主宰。有意思的是,即便是当时互联网比较落后的亚洲地区,1C0的用户数量也从0%猛增到70%!在中国,1CQ的用户市场占比达到了80%。至此,ICQ从地中海西岸走向了全世界,融入到了无数网民的日常生活中。



市面上现有的IM通讯软件

马化腾作为一个资深的计算机爱好者和老牌网民,很早便接触到了ICQ,很快就被它的科技魅力所感染,玩得是不亦乐乎。他经常通过ICQ和朋友在线上交流,徜徉在互联网时代的奇妙沟通方式中。不过,马化腾从来都是“寓思于玩”,所谓的“玩”只是他感性地认识某个事物的方式和过程,而并非是最终目的。在接触了ICQ一段时间之后,马化腾忽然意识到: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对IM软件(即时通讯软件)是有着巨大的刚性需求的,犹太人能开发这样一个小玩意儿,中国人又何尝不需要一个本土的IM软件呢?

马化腾这一琢磨不要紧,他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开发一个即时通讯工具的问题,他还想将这个软件做大做强。几年的“站长”经历已经不能再填满马化腾的“胃口”了,他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群雄逐鹿的时代找到安身立命的山头,由此,他的创业生涯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辞职创业

1998年10月,马化腾正式向润迅提交了一封辞职信。公司对于这样一个人才的流失,自然是有些不舍,但最终也没怎么挽留就“放走”了马化腾。1998年,中国的互联网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年,张朝阳创办的搜狐、周鸿祎创办的3721,都让活跃在IT界的有志之士感到兴奋,他们纷纷投身创办互联网公司,准备在这个全新的战场中一展身手。马化腾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他对具体要开创的事业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大的方向已经确定了下来了,就是传呼和网络。马化腾之所以认定了这两个目标,是他认为自己拥有了5年的网龄和相应的职业经验,因此这些资本的积累会帮助他在这两个方向上有所作为。

不过,单靠一个人创业肯定不行,他需要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战友。



张志东

第一个战友是张志东,他是马化腾在深圳大学的同学,两个人同在计算机系学习。张志东和马化腾比较相似,也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当初两个人在深圳大学念书的时候,都是系里技术拔尖的那一批人,而张志东又是尖子中的尖子,哪怕是将他放置于深圳的计算机发烧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QQ的架构设计始于1998年,然而十多年过去了,用户数量猛增,这个框架却还很适用,足见张志东的技术水平非同小可,甚至说是高得难以想象。另外,张志东和马化腾一样,都是比低调的人,当别的公司创始人纷纷买别墅、开游艇的时候,他还只开着中档车。后来,张志东身边的人说,他从来不依靠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来证明自己。



曾李青

在马化腾和张志东创办腾讯后的一个月,腾讯的第三个创始人加入了,他就是曾李青。曾李青本科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柳传志是校友。当时曾李青学的是通信,所以在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深圳电信,一路走来比较平淡安稳。当时,深圳电脑协会会长的女儿和马化腾、张志东都是从中学到大学的同学,而协会搞活动的时候,曾季青也经常被派出去参加,这样就认识了同被邀请的马化腾和张志东。

1998年的秋天,曾李青的事业遭遇到了低谷,他找到了当时深圳电信局局长许文艳,想让对方给自己指点一下迷津——是回局里好还是下海好?后来许文艳推荐他去找马化腾,他这才加入了马化腾的创业团队。当时三个人还分了工:马化腾负责战略和产品,张志东负责技术,曾李青负责市场。



许晨晔

除了他们三个之外,腾讯的另外两个创始人是许晨晔和陈一丹。许晨晔是马化腾、张志东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他在从深圳大学毕业后进修了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研究生,随后来到了深圳电信数据分局工作,和曾李青曾是同事。陈一丹原名陈一舟,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时的同学,后来他也进入了深圳大学,专业学的是化学。因为和另一个互联网名人ChinaRen的创始者CEO陈一舟重名,所以他就索性改了个新名字叫陈一丹。陈一丹有律师执照,做事严谨,不过有时也不免有几分张扬,总能在不同的时刻激发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陈一丹

为了各司其职,马化腾在创立腾讯之初就和四个小伙伴划分好“势力范围”:马化腾是CEO(首席执行官),张志东是CTO(首席技术官),许晨晔是CIO(首席信息官),陈一丹是CA0(首席行政官),曾李青是COO(首席运营官)。这五个创始人的股份构成是:马化腾出资23.75万元,占有47.5%的股份;张志东出资10万元,占20%;曾李青出资6.25万元,占12.5%的股份;陈一丹和许晨晔各自出资5万元,各占10%的股份。

尽管在五个创始人中,马化腾出的资金最多,不过他却要求将自己所占的股份降到一半以下,这才成了47.5%的占股。对此,马化腾的解释是:“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另一方面,马化腾却坚持自已拿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因为他不想让股权过于分散,导致在关键间题上没有人能“一锤定音”。



QQ

2007年5月16日,腾讯公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截止2007年3月31日,QQ的注册数量已经达到了5.979亿人,这个数字将近中国人口的一半,而其中的活跃用户数达到了2.537亿,QQ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数量为2850万人。

正是这个在当时看来不值一提的小公司,在创业之后的第十个年头即2008年,向世人展示出了一组“恐怖”的数据:QQ用户总数达到8.562亿,其中活跃用户达到3.551亿,最高在线用户数达到4530万;互联网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3030万,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付费包月用户数为1480万;腾讯第三季度收入高达20.245亿元,比同期的阿里巴巴、百度加起来还多5亿多元,而阿里巴巴和百度分别是中国第二大、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腾迅总部

正是由于腾讯抓住了互联网发展的机会,才在即时通讯领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霸主。其实,对互联网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聊天软件赢得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进入市场的先后。一个软件研发得再出色,如果注册量少的话也会无人问津。而腾讯正是通过抢占了先机,从而积累了数以亿计的用户。于是,这个企鹅帝国便越发壮大,它的人气和优势也越来越显著。这一切都是因为马化腾明智地抓住了机遇。

时代在变化,技术在发展,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PC端到手机端,小企鹅历经了一场内容深刻的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虽然未来的路不可预测,不过在以“沟通”为产品核心的企业理念的影响下,企鹅帝国依旧会沿着这条成功之路继续探索下去,在新的征程中书写新的辉煌。

上一篇 2022-10-07 19:52:21
下一篇 2022-10-07 19:58: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