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昆曲率先试点房地产税?

导语:

春节期间大家的注意力可能都不在房地产,不过本地还是不甘寂寞地整了个活。

就在春节前两天,我们收获了牛年最后一个玩笑:

昆明、曲靖可能要率先试点房地产税了。

01

这个传言从何而来?

源头是1月28日省住建厅印发的《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四五”规划纲要》。笑了!昆曲率先试点房地产税?

省住建厅去年最后一份通知文件,带来了些新消息

这份纲要回顾了过去5年间云南整体的城乡建设事业成果,并展望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与目标等。

其中,在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结构一节,有这样的提法:

“……以昆明、曲靖等城市为试点,开展住房空置率抽样调查……”

有人以此为联想,猜测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税离昆曲近了。

先说结论:有点杞人忧天了。

但凡仔细看过文件,就应该知道这所谓的抽样调查试点,出发点其实是提高住房使用率,盘活存量并引导人口疏散。

我们之前曾算过一笔账,结论是昆明的住房存量,不仅能满足眼下800余万人最基础的居住需求,即使未来人口增至1000万,大概率也是够住的。

(对具体推导过程感兴趣的,可以查看《昆明的房子够多少人住?》一文)

但具体到个人,不见得真已实现了人人有房住;从空间上看,住房分布显然也是不均的。笑了!昆曲率先试点房地产税?

仅做分割,无实际意义

因此,无论是出于住有所居,还是为城市进一步吸纳人口的目的,在住房尤其是存量房方面还有不少文章可做。这也是相关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

之前我们曾聊过,昆明眼下的人口困境,是如何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增长;而这同样也是云南要直面的问题。

站在全省的视角来看,矛盾尤其突出:七八成云南人都流向了昆明,其他州市该怎么办?

所以试点为什么要带上曲靖,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既然没法阻挡大家奔省城的步伐,那至少尝试把都市圈给立起来,让周边城市也能分点羹吧。

02

虽然无论从出发点还是目标来看,这个存量房摸排试点新政都并非为了房地产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工作和房地产税的相性还挺合。

最简单一点,抽样调查免不了下到基层采集样本的步骤,否则全由个人申报,必然会有信息错漏。

这个过程中,捎带脚做一些个人和家庭的房屋持有情况统计,再和系统中的信息比对,即使只是部分样本数据,也很有参考意义。笑了!昆曲率先试点房地产税?

不论是出于哪项工作,调查都有着重要作用与意义

更关键的点还在于,住房空置调查和房地产税在某件事上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去年被反复提及的再分配。

为什么去年房地产税的提法突然加速?又为什么说国内城市早晚都要施行这一政策?

这些问题我们之前多少都聊过,因为房地产税不再是某个行业关起门来的“家事”,而是一场影响到整个社会再分配的重要税制改革。

把握住这个核心,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就比如:

未来的房地产税,一定是以财税部门唱主角,住建部门为辅的方式来落实推进的。

这是因为房地产税面向的一大对象是广大存量房,而对住建口而言,其在这一领域的动力是远不如在新房市场那么旺盛的。

换句话说,判断一地是否快要上马房地产税了,其实更应该关注财税口的动作,而非住建口。笑了!昆曲率先试点房地产税?

去年针对房地产税发声的很多出口并非住建

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为什么住房空置调查试点这件事离房地产税有点远,因为发起的主体并非税务。

当然,看待这个问题也没必要太过割裂对立。就像前面说的,终极目标是同一个,更有一鱼两吃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03

最后,我们简单聊几句这些动态释放出的信号。

一个大家都关心的话题,可能是就房地产市场这表现,未来行业还有戏吗?

答案是有,而且机会还不小。

就在这份新发布的十四五纲要计划之中,便能找到一些依据:

回顾过去5年云南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成绩单,大多数“科目”都超标完成了,只有几项不达标。笑了!昆曲率先试点房地产税?

云南大部分十三五住房城建指标都完成了,但亮相关键指标仍有差距

这其中有2项指标很关键,分别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前者与原先规划指标有差不多5个百分点的差距,后者则相差约1.3公里/平方公里。

按计划,云南要在2035年将城镇化率提升至70%;而随着人口的增长,路网密度的提升也是必然。

这意味着建设规模仍将扩大,同时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不发展住房城建事业可能吗?

当然,这种发展与之前会有一些差异,最明显的变化便是行业的降速。仅以城镇化率一项指标来看,15年提升20个百分点,留出了相对充裕的时间。

而具体到市场层面,房企项目和购房者都不可避免的要跟着变化。

在房企一端,未来可能有部分企业会主动放弃原先的所谓刚需,转而把更多精力资金投向改善。

而即使是仍旧坚守刚需阵地的企业,其产品的包装、呈现、配套等也都会向改善区间靠拢。一切都是因为这部分需求将成为未来的市场主流。

纲要中其实就有相关表述:

……以“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为基本原则……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合理调整新建商品住房的品类和套型结构,适度增加中等规模以上、品质型、适老型、康养型商品住房供应……


这种政策与产品倾向反映到购房者一侧,意味着有改善换房需求者,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宠儿。其可选项在数量和品质上,都将是越来越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指向会非常明晰,基本仅锚定那些有一套房、需求第二套房的群体。如果不负责任地猜想一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出台。

在这个区间外的三套及以上住房持有者,眼下最该做的是优化已有房产。除非你不在乎未来的房地产税,不差钱。

而对于刚需而言,其实处在一个略显尴尬的境地:

现在不上车,未来确实仍有机会,但一方面以后未必有那么多优质的可选项,因为就像前面所说,房企会更为关注改善群体;

另一方面,政策上的支持可能难有进一步突破,但房价整体是向上的,这意味着越往后拖成本可能会越高。笑了!昆曲率先试点房地产税?

节前住建部门会议,再次提及了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之前说过,住有所居的大背景下,未来不用担心没房子住;但具体住得怎么样,丰俭由人。

如果到了国家兜底的队列,保的只会是你最基础的居住需求,毕竟我们的人太多了。

这件事上贷款客户的资质是个很好的类比:银行最欢迎的并非全无负债的白户,而是有一定健康负债的客户。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趋势也是一样的。

其他不多说,今天是初三,祝大家早日凑够“车票”,在新的一年都能如愿上车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159271856@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2月12日 下午5:47
下一篇 2022年2月12日 下午5: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